返回

新官路商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七十五章 家族企业(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万家优品最初的出资,可以说是种子轮投资,少量的出资可以占据较多的股份,将商业创意打造出雏形来。

泛华商业作为前期的主要资源支持者,叶益枫作为家人,拿二十万分享百分之十的股份,是合理的;萧良当然也可以拿少量资金占百分之十的股份,只不过他将这个机会让给他哥萧潇了而已。

当然,萧良真要多占,比如一次拿三五百万占百分之七十的股份,其他人也不会有意见,甚至还会觉得这桩生意更稳了,但萧意的角色定位就会发生微妙的转变,就成了接受他直接领导、管理的创业团队经理,叶晓秀也不会孤注一掷从单位辞职参与进来拼搏。

更关键是萧良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组建、带领整个团队,甚至还要从南亭实业抽调人手,参与到团队组建中来。

这不仅会占据他大量的精力,还会分摊南亭实业目前有限的管理资源。

这绝非萧良他最初设想的场景。

萧良现在是计划等万家优品的商业模式做出雏形来,将流程管理进一步捋顺,再以个人名义或梅坞街公司的名义,参与天使轮投资,但到这一步,谁都别想拿十万二十万的资金,就以为能占百分之十甚至更高的股份了。

更为关键的,还是万家优品在东洲初步站稳脚跟后,哪怕前期仅仅成功开出五六家社区型门店,但也有资格跟供应商去谈账期,要求供应商优先供货进店摆架销售,以两到三个月为一个周期结算账款。

而万家优品的门店销售又都是现金交易。

这意味着萧意与叶晓秀他们做好选址、选品,做好社区居民服务,将存货周转率做起来,每新开一家连锁门店,就都相当于一家小型的短融平台。

不过,既然带有短融性质,就必然伴随风险,萧意、叶晓秀需要全神贯注在管理上多下功夫。

而只要万家优品的精细化管理足够强,短融功能也会循环加强,中后期的扩张资金其实是不会太缺的。

萧良也很坦率说“脑健灵”前半年就是这么熬出来的。

他前期也就往宿云生物(南亭实业)总计注入七八十万的资金,就是靠跟经销商坚持谈现款交易,坚持不懈的去做市场,又不断跟上游的供应商争取更长时间、更大规模的账期与应付账款,加上不断循环内生的资金,熬过起步阶段的资金荒。

万家优品最大的优势就是门店销售天然是现金交易,不存在应收账款问题。

当然,万家优品起步阶段也很难将流程精细化管理做到极致,后续的发展,该融资还是要融资,但等到下一步融资时,直接关系到扩张潜力的短融能力,其实就会变成万家优品价值评估的一个关键指标。

萧良将这些跟萧意、叶晓秀说清楚,也是希望他们对万家优品未来的发展,有更明晰的判断与期许,帮他们梳理前期发展的思路,搞清楚他们作为管理者的工作重心,与普通管理人员以及门店工作人员的工作重心有何不同,而非浑浑噩噩所有人都盯住早期三五家门店的利益得失,错过最关键的先发布局期。

“你的意思,是说我跟萧意,门店管理要做,但更要将精力放到供应链管理以及选品、开店选址等环节上去?”叶晓秀有些想明白过来了,问道。

“我就吹吹牛,你们就随便听听啊,我现在又没有投资进来。”萧良耍个滑头,笑道。

叶晓秀辞职前在市供销总社工作,对商贸物流这一块的业务以及东洲市大大小小从供销总社脱离出去或挂钩的供应商,其实比萧意更为熟悉,但受“女主内、男主外”的传统思维影响,叶晓秀一开始就将自己捆绑在门店管理上,其实是不对的。

门店管理是要做,未来还是万家优品最为核心的一块,但这个主要是运营管理团队的职责,叶晓秀与萧意应该有更开阔的视野、更高的定位,去主导万家优品的发展。

叶晓秀与萧意对视一眼。

正式筹备万家优品第一家门店,也就两个月的时间,第一家门店能这么快布置好,第一天试营业就取得远超预期的业绩,他们内心还是很自得的,下午满脑子就想着好好打理第一家门店,等有一定基础之后再进行扩张。

叶晓秀也禁不住想,萧良能一下子获得那么高的地位,身上聚拢那么多的光环,以及南亭实业的巨大成功,多多少少有些幸运的成分,是沾了这个时代的光。

当然,之前短暂的几次接触,萧良也没有刻意的去灌输什么。

却是到此时,叶晓秀才发现人家所站的层次,确确实实是她,是她所认识的一些领导,以及改革开放这些年做出成绩、积攒了不菲身家的父执之辈,所远远不能及的。

叶益枫作为改革开放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这些年开厂、揽工程,也攒下几百万身家,在这个年代绝对够资格称得上先富者或成功人士了,此时也得承认萧良眼里的视野,是他以往所未曾接触到的。

“我年轻时在战场受过伤,也吃了不少你们年轻人想象不到的苦,虽说距离六十岁还有一截,精力已大不如以往了。我之前还想着让萧意接手工程上的事,现在萧意自己能做一摊事,更好;晓华他嘛,也吃不了做工程的苦,我最近就将这摊事给停了……”

叶益枫喝着酒,很委婉的提及他近期已经不再碰那些瓜田李下说不清楚的议标工程了,以后更不会有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暗箱操作,对萧家造成什么不良影响。

“爸,你早就应该停了,你身体本来就不好,还整天喝酒应酬,怎么吃得消?”叶晓秀说道。

叶益枫又跟萧良说道:

“我目前手里就只有水泥制品厂在做,但说到水泥制品未来的发展,我也觉得困惑,并不确定还能有多大的发展空间。你给我把把脉呗。”

“未来发展的空间很小,我建议是直接停了,”萧良很干脆的说道,“叶叔啊,你那个水泥制品厂,最有价值的,其实就是那块地皮。”

水泥制品比较常见有三大类,预制板、水泥杆、水泥管。

前者会逐步被淘汰,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小;后两者在电网、市政管网建设,会一直都有较大范围的应用。

当然最大的问题,这些产品的技术门槛实在太低了,只能局限于某地发展,而且区域市场有太多中小水泥制品厂了,很难做大规模。

那么多中小泥制品厂,谁还学不会送礼、腐蚀官员了?

而在一个地市级区域内,大大小小的电网、水利、住宅等工程项目,被不同层次、不同区块的党政部门分割,除非玩黑社会,要不然就不要想着玩区域垄断。

就叶益枫此时所拥有的资源,转行做商用预拌、预制混凝土或水泥经销,都是比较好的方向。

不过,考虑到叶益枫晚年的身体情况确实不是很好,现在就有所精力不济,而他这么些年又主要跟基层打混,并没有建立起一支真正值得信任、能力过硬的经营团队来,叶晓华又没有能力接班,萧良就主要建议他在水泥制品厂的那块地皮上做些文章。

当然,水泥制品未来还有一个前景相对广阔的领域,就是在建筑材料领域应用较广的硅酸钙板,但进入这个行业,对经营团队的要求还要更高一些。

改革开放之初,秀山街道还是秀山乡,除了工学院及教职住宅区最先迁入发展外,解放后三四十年以来,大部分地区跟农村没有太大的区别。

叶益枫早年瞅准城镇建设的需求,就在秀山乡拿了一块地生产预制板,供应附近的工地,一步步做大,发展成今天的规模。

随着城区的发展,以前的秀山乡变成如今的秀山街道,早年孤零零的工学院南面、北面、西面都陆续建了密集的住宅区;随着中专高职教育的发展,商校、纺织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等陆续在秀山街道范围内建设校区,距离工学院东大门仅五百米,与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商校相邻的水泥制品厂,地位优势就越发突出。

水泥制品厂是工业用地,不过,目前的商业用地乃至住宅用地,价格都非常的低廉。

叶益枫都不用搞什么歪门邪道,就是走正常的审批程序,按照现有的城区规划,申请变更水泥制品厂地块的用地性质,变更成商用性质,独自或找合作者共同开发商业或办公用房。

这时候只需要照正常的市场评估程序,补交相应的差价就可以了。

商办用房建成后只租不售,这么一来,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叶晓华就专心做个包租公,每隔三五年稳定增涨一波的租金,也足够吃喝玩乐了。

叶家花销节俭一点,租金收益大部分都用来投资,未来在东洲保住一个大富之家的地位还是容易的,也不需要投入多少精力。

如果想要更大的收益,那也难;收益永远是跟风险捆绑在一起的,没有更大的能力却要去搏更大的收益,只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当然,倘若不想变更用地性质,也完全可以给万家优品后续建物流、仓储。

不过,真要这么做,叶益枫叶家未来就比较吃亏了。

用地性质不作变更,未来城市高速发展,土地增值这一块福利,叶家就吃不到了。

萧良前世对叶益枫的印象很不错,这时候他问及水泥制品未来的发展,他就耐着性子,提纲挈领的跟他聊了聊。

“……”萧良说完话,叶益枫好久才回过神来,感慨道,“南亭实业崛起,很多人都说是沾了这个时代的光,今日看来,真正是名至实归啊。我也算打混十多年了,见识过不少能人,真是没有见过谁,能随随便便将这些事情说这么透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