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宋1138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章 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奇书小说 www.qishupu.com,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回到临安,身为校长的李奇当然不能忘记新学学院,在军事学院呆了半天时间,李奇就跑到了新学学院,两个多月不在临安,他也想要知道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情。

在知道李奇到来后,清风第一个就跑了出来,现在清风也是新学学院的老师了,李奇以前基本上天天都教她读书识字,现在她的知识水平已经过完初中进入高中阶段了,只要是不涉及高中的知识,找清风就能够解决问题。

在清风的讲解下,李奇才对这两个月发生的事情有了一个大概,李奇走后,学院在他制定的规则下运转的非常平稳,学院的孩子学习都非常认真,只是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已经有上百个孩子学习进度到了六年级的知识水平,而且已经申请进入中学部听课,现在这些孩子都由清风。

不过李奇得知,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十四五岁的年纪后也就释然了,这个年纪的孩子心智要比年纪小的成熟一些,学东西也要快上很多。

倒是清风提到了一个学生,可以称得上天才,她几乎和李奇一样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只是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就从大字不识学习到了现在初中的水平,而是已经看完了学院图书馆收藏的上千册书籍。相信要不了多久,就没有老师能够教她了,而且她现在才十岁不到。很多人都惋惜她只是一个女儿身,要是是个男儿身,考科举几乎轻而易举。

下午的时候,让李奇意外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先是学生的学习情况让他意外,在这那名不到十岁的女生让他意外,现在更是有一个大活人让他意外。

这个人也是学院的老师,是李奇走后才招进来的老师,她的年纪已经有了五十多岁,这个人正是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大名鼎鼎的易安居士李清照。

“您好,您是我师娘的表姐,我应该叫您……姑姑。”李奇向李清照深施一礼,说道:“我没想到您老会来我这当一个教书者,正是太惊喜了。”

“呵呵,我有那么老么?口口声声一个您,您老,你说我有那么老么?”李清照虽然已经有五十多岁,但是面容皮肤却犹如三十多岁的妇人,加上穿着学院的教师服装,更显一种青春的气息。

“呵呵,您一点都不老,一您的才华,来学院教书实在是太……大材小用了。”李奇呵呵说道。

“哼!我也是看这里的教学不歧视女子,才想着来帮一把,要是学院全是男人,我才不会来这里。”李清照冷哼说道,她是一个愤世嫉俗的女人,忧国忧民,对于自己是一个女儿身而感到扼腕。李奇建立的新学,却男女平等,这让她看到了一丝希望,一丝为女人争取权利的希望。

对于李奇这个人,她早有耳闻,从表妹口中她就不止一次听到对李奇的夸赞声,而李奇这两年为朝廷做的是也有目共睹,他不爱钱财,这点可以从他把所有的钱都投入到新学的建设中就可知,他为人正派,不像一些人那样自私自利,这点从他平时的所作所为中可以看出,自私自利的人不可能把自己所有的钱财都拿来干对自己没有丝毫好处的事情,自私自利的人不可能整天都为了大宋忙碌不停。

在李奇被朝廷罢免官职后,李清照都向赵构为李奇求了一些情,最后赵构也想为李奇官复原职,但是却被李奇拒绝了,他想缓几年在去朝廷任职,他还有很多私人的事情要处理,比如新学的推广要很大一笔钱财,而按照朝廷目前的税收,根本就没有多少钱投入到教育事业上面来,所以他必须要多多挣钱。

钢铁厂只是李奇挣钱的第一步,之后还有很多工厂和行业要建立规则,比如造船厂,航海贸易等等,特别是蒸汽机,这个在张老三父子的研究下已经有了一些进展,相信要不了几年就能够投入生产了,到时候围绕着蒸汽机所带动的行业将数不胜数,李奇必须要把握先机,尽量多控制一些吸金力强的产业,那样才有资金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为了压制金人的实力,李奇还要研制火炮,虽然火枪一时间他搞不出来,但是比较粗矿的火炮却不是什么难题。对付金人,火炮也不需要有多大威力,只要能打几里远就行了,到时候就完全能够压制金军。而且只要再船上安装上火炮,就能够彻底封锁长江,任何敌人都不可能突破坚船利炮的封锁,至少大宋的领土在江南是无法被攻略的。

李奇在临安待了几天时间后,朝廷就同意了李奇的一千万两银子的贷款,其中赵妤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助力,朝廷也是考虑到了李奇的赚钱能力,不怕他还不起这笔账。

在李奇正是得到朝廷答复后,李奇就利用大宋明报向所有人发表了入股信息。

在报纸中,李奇重点强调了朝廷贷款的事实,详细的介绍了入股的产业,一共有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修建一条从临安到南京,马鞍山的‘高速公路’,这样从临安乘坐四轮马车一日一夜就能够到达,比坐船绕远路快捷很多倍。他详细的计算了修建高速公路所花费的成本,之后建成后向客商收取的路费,预计十年可收回成本,之后四十年都能够赚取利润,之后公路则会收归朝廷。

在李奇的计算中,入股投资一千贯就有可能得到临安到南京这条‘高速公路’三千股份之一,十年就能够收回成本,之后的四十年就能够赚取利润四千贯,翻了五倍,如果这条公路效益好的话,有可能不到十年就能够收回成本。

李奇同时还鼓励民间的零散资金入股,最低不少于一贯,为了取信与民,李奇还让朝廷以自己的所有产业担保,如果无法实现这一的利润,李奇将用自己的钱补贴给入股的股东。

第二个方面就是造船厂和商队,李奇准备召集两千万的资金修建几座巨型造船厂,并成立一条海运船队,目前阿拉伯已经和大宋达成贸易协定,李奇预测今后海贸将会越来越发达,每跑一次船,至少都能够赚取三倍以上的利润。

对于造船厂和海贸,李奇只招收能够拿出万贯巨资入股的人,并以和朝廷合作的玻璃镜子生意做担保。

第三个方面,就是建立钢铁厂的事情,他的目标非常大,朝廷借款的一千万贯资金根本不能满足他的胃口,他需要集资超过五千万贯来建立一座以马鞍山为主的钢铁城市。

想比起第三个方面,李奇只担心第一和第二个方面不容易达到,至于第三个方面却没有那么多担忧,朝廷已经批准李奇私人经营铁矿的要求,而且给予了七十年的采矿权。

在古代,钢铁的利润谁都不会怀疑,盐铁茶在古代都是由官府经营的暴利产业。李奇相信很多人知道他从朝廷手中取得了经营铁矿的突破口后,都会找上门来,因为钢铁从来都不会亏本,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这一期的《大宋明报》发行后,顿时就轰动了整个临安城,甚至有向整个大宋蔓延的趋势。

《大宋顺风投资公司》,也在《大宋明报》发行后的第二天挂牌,果然如李奇所料,很多富商在确认李奇得到朝廷允许开采经营铁矿的经营权后,都纷纷找上门来。

为了给投资者信心,李奇的公司牌匾上,‘大宋顺风投资公司’这几个字,都是由大宋皇帝赵构亲自提笔书写。

短短几天后,投资者就络绎不绝而来,大半个月后,在朝廷的见证下与投资商签订的有效合同就达到了上万份,集资更是达到了三千多万贯,其中有两千多万贯是投资钢铁行业,两百多万贯投资‘高速公路’,七百多万贯投资船厂和船队。

投资钢铁产业的大多都是些与朝廷官员有关系的商人,和一些赵氏皇族的商人,特别是在李奇的牵头下办纺织厂的那二十三家商户,这几个月在纺织业赚了盆满钵满,在得知李奇的入股意向后,都纷纷投资了十万贯以上的资金入股这三个行业,他们都相信李奇的眼光和赚钱的本事。

而‘高速公路’的投资,也受到了很多百姓的响应,特别是知道李奇这个人,对他很熟悉的瓦市圈艺人,都投入了超过十贯钱的资本,特别是梁园棚的艺人,一些甚至投入了成百上千贯,被李奇一手捧红的梁梦晨,婉儿,李抗金等人,更是投入了上万贯钱财。因为李奇专门来梁园棚走了一趟,给他们保证只赚不赔,虽然回收的时间久一点,就算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也好。

至于造船厂,入股的资金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是也有足够资本建立几座大型船厂购置一大批海船,购置第一批海贸物资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