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帝身着简单的玄色长袍,身材中等,但身姿挺拔,沉入山岳,头发被一根玉簪随意挽起,几缕发丝落在侧脸,看上去像是个不正经的皇帝。
但是,李承欢知道这个皇帝有多狠,对自己喜欢的女人,对自己的儿子,那都是下死手的。
“今儿家宴,大家随意点。”庆帝抬抬手道。
他简单的说了几句后,便下令开吃。
李承欢头一回参加这样的宴会,不急不慢,看着旁边人怎么个礼仪,他然后才动筷。
轰!
一声雷炸响,转眼间,便下起了大雨。
“秋雷滚滚啊。”庆帝放下手中筷子哼一声,“秋雷大鸣,五谷不实,这不是好兆头啊。”
“父皇,儿臣看过各地上来的折子,多地大丰收呢。”太子拜道。
二皇子一个白眼,继续吃继续喝酒,似乎不屑这样的拍马屁。庆帝目光扫过,含笑道:
“今日考校小辈们,不如就以这雷为题,作诗吧,此情此景,就该出一首好诗啊。”
皇室中的小辈,各个都有名师,他们面对这种场合也多了,师傅们都会为他们准备几首,都是不怕作诗的。
甚至,还想在皇帝面前表现。
“就从太子开始吧,你是哥哥,带个头。”庆帝道。
太子显然有准备,假装皱了会儿眉头,便作了一首,赢得满堂喝彩。
二皇子和三皇子随后也作了诗,都还不错。
有些公主们也争相作诗,在皇帝面前表现自己。
一时间,大殿上非常热闹。
李承欢拧了拧眉。
我特么还是狗着吧,现在冒出头,容易集火。
“老四,你别光顾着吃啊,你也来一首。上次你不是作了一首好诗么?”李承平喊道。
他就不信李承欢还能作诗,他觉得上次是李承欢偶然所得。他就是要李承欢在这样的宴会上出丑。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落在了李承欢的身上,他们都想看热闹,因为他们知道李承欢肯定没有名师给他准备好诗。
“四表弟,你便作一首,免得大家看遍了你。”林婉儿道。
李承欢扶额。
这林姐姐说话,可真直接。罢了,我本想低调,奈何实力不允许啊。
……
“我不会作诗,就胡诌几句。”李承欢从容一笑。
厅中多数人,看笑话的兴致更高了。
李承欢缓缓站起,他身材挺拔,气态从容,眼中是闪亮的光彩。
背诗么?
虽然大部分名诗都被范贤那王八羔子背了,但总还有些的。
于是,他便背了一首: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李承欢声音落下。
殿中落针可闻。
轰~
外面正好传来一声惊雷。
他这诗是出自前世清代诗人龚自珍,后面那两句,可是传世名句。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万马齐喑”比喻当前世界的昏沉、庸俗、一片死寂。“风雷”比喻新兴力量。
“一般一般嘛。”李承平哼一声道。
“是一般啊。”李承欢一笑,“作诗我肯定比不上小范大人,不过,我作词还行,今日,我便作几首词吧。”
“吹吧你!”李承平不信。
李承欢沉思片刻,张口就来了一首: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这词的头一句,就让林婉儿眼前一亮。大殿中的所有人,都沉默了,目光都落在了李承欢身上。
李承欢心中自嘲,既然你们逼我,那我也学一回范贤,不背三百首,几十首还是可以的。
接着,他不纳兰性德的词都背了一遍,还有明清诸多名家的诗。
全场惊呆了!
太子和二皇子目光紧紧盯着李承欢,他们发现平日里请看了这位兄弟。他也是个如范贤那样的大才?
“拿笔来!”庆帝突然喊一声,“让他写,承欢的字也是极好的。”
候公公带着一帮太监拿来纸和笔,李承欢拿起笔,肆意挥洒,一幅幅字落下。皇室中人,自然识货,那些字,超过庆国的书法大家。
庆帝拿着其中一幅字,满意的点头:“不错不错,我庆国这是出了个诗圣啊。”
范贤是诗仙,李承欢是诗圣。
庆帝一句话,把李承欢拔到了与范贤一样的高度。
下面的人神色各异,有妒忌的,有恨的,也有高兴的。不过,李承欢自己淡定的很,受到庆帝夸奖,并不代表什么。
在庆帝心中,所有人都是用来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