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陈策听到军令那一刻,他的心情并不怎么好,神色显得有些沉闷。
徐达的中军遇到的是扩廓帖木儿(王保保)的主力,兵力上是压制徐达的,所以大军最后败了。
倒不是陈策贪生怕死,一场战役的失败,就意味着全军都没有功劳。
即便他在战场表现的再凶悍,杀敌再多,最后的结果顶多也就是发点赏钱,这不是陈策希望看到的。
他想立功、升迁,那样才能用军功换回南疆的阿耶。
当日,陈策去找了把总,希望自己能跟随右路军冯胜的兵马。
把总是个很好说话的人,他的官职很高,但却没有颐指气使,他认真的听着陈策为什么要去冯胜大军,陈策只是说冯胜大军能打胜仗,能立功。
陈策平时话很少,但不代表他的智商、情商很低,他和把总说话很客气,不卑不亢,也懂规矩。
把总只是说他会去通知到冯胜将军的亲兵,至于能否调过去,他不确定。
陈策表示感谢。
……
中军大帐,徐达正在分配将领。
蓝玉、汤和跟随徐达的中路军,从山西出雁门关,诱使北元兵力南下,一举歼灭。
东路军以曹国公李文忠左副将军,出居庸关侧面包抄北元南下兵力,配合徐达打掩护。
西路军以冯胜为右副将军,傅友德为指挥佥事,作疑兵诱使北元兵力分散,出金兰攻打甘肃。
就在徐达分配完毕将领,确定好作战计划时。
一名亲兵来到冯胜面前,贴耳说了些什么,冯胜哦了一声,挥挥手道:“兵力已经分配完毕,就莫要动了。”
“遵令。”
等亲兵走后,冯胜笑着对徐达道:“有新兵不乐意跟你了。”
“老四旗下的新兵蛋子,指名道姓要跟着咱去打仗。”
徐达脸色有些不高兴,道:“叫什么名字?”
冯胜笑道:“你这大元帅还和人新兵蛋子计较这么多啊?叫啥陈策的,说三路军只有咱这一路能打胜仗,要跟着咱。”
徐达冷笑道:“妖言惑众!斩了!”
冯胜嘿道:“咋?人又没有祸乱军心,私下对咱说一声咋了?”
徐达没说话,默默将这名新兵的名字记在了心里。
……
今日天空有些阴沉,新兵兵力分配好后,便开始一路北上。
接下来便是急行军。
陈策最终还是跟着徐达大军北上了,并没有被调到冯胜大军中。
只是这些事却不知怎么被人知晓了。
一路上,气氛都有些沉闷,周围的新兵看着陈策的目光中都带着几分鄙视。
想去冯胜兵营,不还是因为冯胜西出攻打甘肃,那里不会遇到蒙古人的主力,不容易死吗?
许多新兵都认为陈策怕死,所以才选择要去冯胜兵营。
陈策也没做解释。
倒是李桩一直在维护陈策,一路骂骂咧咧的,说都是娘生爹养的,谁不怕死云云的。
“驾!”
“传令,前方五里地,安营扎寨,入夜休息!”
官道上,密密麻麻的都是急行军小跑的士兵。
连日来的奔波,让新兵们甚至已经无暇去关心陈策要去冯胜兵营的事。
累!
急行军真的累!
每一名新兵都没经过如此高强度的急行军,累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传令的骑兵在两侧的官道上来回传递信息。
士兵的队伍太长,只能倚靠两侧骑着马匹的传令兵传令。
一眼望不到头的兵群,最前方是大帅徐达、蓝玉、汤和,后面则是三名将军的亲兵,都是百战之师。
再后面则是几百名骑兵老卒、步兵老卒、新兵步兵。
再朝前行进五里后,在一处空旷的平原地带,全军休息。
前方的主帅和宝贵的骑兵阵营已经安营扎寨。
一刻钟后,后方的步兵新卒才抵达,立刻开始安营扎寨。
一切做好后,大家也累的够呛,吃了晚膳后,各自开始坐在营帐前歇息。
“知道为啥要在这个地方安营扎寨么?”
朱棣卖弄着学问,问李桩。
李桩虎着脸道:“俺咋知道,说不得是大帅累了,所以才在这里安营扎寨。”
陈策无奈的笑了笑,端着烧开的白水喝了一口。
“你笑啥?你知道吗?”
朱棣问陈策。
朱棣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皇宫内,能提供给他他需要的一切知识。
而这些东西,如陈策李桩这些人,半辈子都不会接触到。
陈策道:“因为这里视野开阔?利于防守?空间很大,随时能战斗?”
“咦?”
朱棣有些惊愕的看着陈策,道:“你读过兵书?”
“哈哈!”
李桩咧嘴大笑:“小策咋读过书嘛,家穷咧。不过小策就比你聪明,不读书也能知道这些道理!”
“你还卖弄?还装啊!哈哈哈!”
朱棣狠狠白了一眼李桩,伸着拳头道:“想比一比?”
就在此时。
后方大地响起剧烈的颤抖声。
这一刻,欢声笑语结束,所有新兵脸色都开始变的紧张,甚至有几人身躯开始微颤。
陈策轻轻叹口气。
还没上战场就如此了,若是上了战场该怎么办?
陈策并没有朝后方看去,淡淡的对李桩道:“应当是后方的辎重部队,将武器送来了。”
“这里是关中,不会遇到敌军的。”
朱棣红着脸对陈策道:“你咋知道不会是境内作乱袭击?”
陈策一脸无语的看着朱棣,道:“究竟谁会这么傻,敢袭击军队?绿林劫匪也没这个胆子吧?”
一番话又让朱棣脸色羞愧至极。
事实证明陈策说的是对的。
后方的骑兵驮着辎重武器朝前方走去。
这些新兵的武器,是需要兵部审核拨付的,不会第一时间送到他们手里。
行军这些日子,兵部也将兵器盔甲全部拨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