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那一片番薯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7.赵勤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村里的青壮年赵勤揽到了一段很短的公路工程,全都是拆山碎石的。当时莫忠也屁颠屁颠跟去做了三天,屁股上的裤子都破了,手也成茧成泡了,后来赵勤给了他10块钱,算是他的工资了,但莫忠认为有点缺斤少两了,应该是12块,后来也就没提出来。这也算是莫忠人生第一次挣钱的经历。

在那条主干道通车后,岸村人决定学习庄村,没有政府的钱,我自个来造。当时庄村那条从岙村通到村口的路,就是村民自个儿造的。岸村人自行组织,自个儿出地,出力,出工,傻花家也被用了几分地,莫小平去干了几天活,终于把从村子路口到那到龙溪桥的公路主干道连接了起来。湾村人很快知道了,徐青有一次在岙村中心小学看电影时,煞有介事地对身边的周建池说,这是一条争气的路,是全村人的心血,也是骄傲,你们终于有公路了,可以通车到城市了。这是长江大桥啊,在一旁的陈明笑哈哈地说。后来徐青也发动了村里人,在书记、村长的发动下,他们出劳力、出田地,也从龙溪桥头接了公路进去。

有了路,当然得有车,起初那会儿,都是自行车,某某人家有一辆自行车,都是让人艳羡的事。记得这公条路刚一开通,仅赵小文家有一辆大大的蓝绿色的送邮递的自行车,从公路叮铃铃的过来,越过两边的田墅,小河里都能看得到倒影。推着沿着石子路往家里走时,不知吸引多少人的羡慕的目光么。这车好人家才有,村里人都这样说。

后来,村子里各种类型的自行车多了起来,特别是年青人,有凤凰69,有大小飞达,有小凤凰,最让人喜欢和最为豪华的是小凤凰,据说价格要六七百唉。

有一段时间,林小麦带着**从城市里推过来许多辆小凤凰,卖给同村的其他年青人,据说价格比商店里的要便宜。这样这班年青人除了白天有事没事就骑着车子招摇着,还有在晚上也没消停。

莫小冲他们最为高兴的事,就是趁哪个村有放电影的时机,一班人相约着一起骑车过去,一般后面还载着一个,象个车队一样气势磅礴地发。当然他们在看电影得同时,也不会忘了趁机跟外村的女青年搭讪几句,但上他们车的好象很少。后来据说林小麦这些车是他潜到城市偷过来的,他和**都被公安发现抓进去了。据说林菊花在家里放起了小鞭炮庆贺,还跟林强友、陈娜夫妇发生了争执,陈娜怪她对**有意见也不能带上小麦啊,这样做做是很不道德的。但过了一段时间,又见林小麦和**喜气洋洋地骑着小凤凰,后面跟骑着几个小青年,在村里村外招摇着。林菊花这次跟人只说**了,说他肯定李村的舅舅李医生神通广大,上下打点花了钱才保出来的。他死不悔改,还会被抓进去的。

后来村子里有二三个人开起了拖拉机,包括住在村庄最上面的陈旭。这个引擎时还要用手摇柴油机,一个声音奇响,速度极慢的家伙,在当时可是时尚产品。陈旭等人帮人家运货,在村与村村与乡与集镇之间运砖块石头啊这些,有时到集镇或者其他远的地方运些物资带回来,有时顺道还带人,但生意却不多。陈旭由于技术不精,儿子坐在车斗里还开到田里去了,幸好人没大碍,后来叫来六戚五亲,搬出锄头、铁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拉上来。

莫忠岙村的大姨莫喜弟有个夫表侄叫徐建仁的男青年还买来了一辆大货车,高高大大的他每天早上开下去,到城市啊、集镇啊这些地方,傍晚开上来,引的许多人相侧注目。但也有人说,这个车费用很大,生意一般,有点入不敷出。还有就是那种载人的三轮卡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一般是开到集镇,少有机会开到城市,而这个车也成为这几个村到集镇上的主要交通工具。

吴阿婆说,该村自有人居住开始,一直以来是双脚作为主要交通工具,也就是村民口中所说的11路,一代代的传承下来不知道多少年了。这个不用他说也知道,这样的地势,全民骑也不现实,又不是呼伦贝尔草原。现在似乎也是很难考证村子的建立时间,只听老人说起,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从集镇上迁居上来的,是为了躲避战乱,还是什么天灾的,不得而知,因为那时是纯靠种地来过日子的,哪儿地多,就可以解决生存问题。如今,似乎要改变这么多年来的模式了。

对于莫忠而言,与其他同龄的男孩子一样,也喜欢汽车。村口公路上一有响动,来了什么车,都与莫愚透过窗户偷偷的看。记的以前公路还没有造成,村里林爱寿等大哥哥用木头、钢珠和铁管造成了一辆人力小车子,有方向盘、轮子、车架,还有座位,当时他们将车子搬到一条整齐下斜的石子路上开,竟然能够咣咣当当地开下来。这让莫忠很是羡慕,非常渴望自己也能够造出这样的车辆。他们可以移之为岸村的卡尔奔驰。

林爱寿林夷等人后来有了自行车,在村子里来说,也成为了真正的车手,技术精湛,敢于冒险,有一次竟然从集镇上沿着公路骑到村子里。对于其部分人而言,过于陡和峭的公路,上坡和下坡都是不敢骑的,因为万一刹车不好的话,连人带车会摔下去的,山路十八弯的大部分路段的两侧都万丈深渊,摔下去的话是万劫不复,后果不堪设想。林爱寿经常梦里惊醒,梦见自己骑自行车从五凤垟乡到泽雅的公路上往下走,越骑越快,越刹越快,最后车子和人象二片树叶飞了出去。

当然,拥有一辆自行车,这对于莫忠而言也算是奢侈的事。记的那时候,学校里会骑自车的老师也没有几个,更甭提拥有自行车了。一个会骑车的女老师,在操场骑时,有好几个男老师都想坐在她后面带。一个骨瘦如柴戴眼镜的男老师在后面追,欲跳上她的后座,但每次都是快要抓住时被她甩开,最后一次还身体被带过去了,摔了一个狗吃屎。

但莫忠还长算是坐过的人,坐过拖拉机,是在学校带他到集镇上比赛朗诵时,还坐过徐建仁的大货车,坐在后面车斗里。徐建仁没收他钱,也说过如摔出车外受伤等出事,他概不负责。

村子里另外地变迁就是有较多人家造新房子。通上公路后,确实方便了他们的生活,也让许多人的裤兜鼓了起来,于是就纷纷破土动工,有整座拆迁全新造一座的,有外翻新的,内部修璜的,使整个村子的面貌焕然一新。

全村就村支书张强家的房子造的最漂亮,最为豪华。记得他家造房子时,莫小平和莫忠还帮他们家扛过木头,站在排成长长的队伍里递过砖头,从村口马路车上一个个递着,象一条长龙,接到他家里。这还不就是拍他的马屁,讨个好吧。记得平素他们家所有人,包括支书的夫人,还有儿子张才秀,在路上遇见人都拉着脸不理不睬的,好好地打他招呼时,也只是鼻孔里哼一声罢了。

村子里几个在外跑的,也都买来了自行车,骑进村口时,特意按铃叮铃铃地响着,象考上状元荣归路里,在村子里好好地靓了一把。连在建设公司上过班享受干部待遇的陈爱良,也买来了凤凰69,到田头干活,也将车子骑过去,倚靠在田野里。而继承了父业自村里外出的大门打开后一直在城市搞建筑公司进行闯荡的他儿子陈义坤,买来了摩托车,虽然是属于嘉陵125的,但“轰隆隆”开进这个村子里时,就已经轰动了全村。他弟弟陈武带着小伙伴,出来在村口按着车子的喇叭,迄今仍让人羡慕和传颂不已。作为本土医生的李老师,后来在乡中学任兼职,他开着摩托车上下班,羡煞莫忠他们。有一次他骑着经过中学前面的垟乡桥时,莫忠、胡兴华和林文华一行三人把老师的车拦下来,围着老师要求给坐一下,给拍张照留念。当莫忠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跨上去,象模象样地横握着两手的扶手,目视前方,他感到了一种迎风飞翔策马奔腾的壮烈,血脉贲张,好象在刀光剑影里奋力杀敌,同时好象在城市里穿梭,唯我独尊,俨然象一个现代城市里的骑士。

还有就是全村都通上了自来水,装上了水笼头,再也不需要每天都要去周康家水井挑水。不过村里人说,喝的话还是水井里的水好喝。于是他们当中一些人用来吃喝的水还是照样使用水井里的水,还是不辞辛劳的去挑水过来用,一个月一块钱的水费都不到,洗衣服用的还是小溪里的水。农村人就图个省钱。这肯定让水务集团大跌眼镜,从集镇拉水到这儿,这么远的路,这么高的投入,收入甚微。

村民们翘首以盼的电灯终于拉上来了,这可是24小时都可以照亮的光明啊。但村里的大多数人家却不怎么舍得用,怕耗电费,而每每到晚上漆黑一团,就舍不得拉那个开关。实在看不见了,才打开电灯亮一会儿。即使孩子在做作业时,也是从严掌握。

有一次,周士松家城里的姐姐过来,在他家总是觉得黑咕隆咚的,于是就打开了他家的灯,但她在前面打,周士松在后面关,电灯一闪一亮,一会白天一会晚上一样,把他姐姐弄得晕头转向。他姐姐后来回家,说起这个事,她家人笑得前仰后翻,说一个大男人,宁愿在黑暗中生活,也不舍得这么点电费。这事几天后反传到村子里,也就成为岸村人的一段笑料了。

在这个使用方面,莫小平相对比较好,在二个儿子学习做作业时,不惜电费任由他们开灯使用。傻花还买来一个床头灯,专门供给他们晚上读书学习使用。每到晚上,二个脑袋一起凑在柔和的灯光下,只听见哗哗地翻书声和唰唰地写字声,让莫小平深感欣慰。

以前岸村所有春秋冬夏的光明,都得依靠着太阳还有月亮或者星星在追赶,他们成了追光者。使用煤油灯的日子,对于莫愚他们而言,极为熟悉。曾经一豆油灯,微微摇曳,照亮夜的黑暗,连接起夜晚与他们的关系,关于做作业、看书和玩耍等童年杂事,都在它下面得以完成。那也是照亮一个世界。

尤为高兴的是终于可以把头从煤油灯下、蜡烛光下抬起来了,在亮光下把作业做好,把书背下来,把连环画看好。

中秋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9月15日到9月17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