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复山河 >  第两百七十章、密谋

不愉快的接触,让舞阳侯谢绝了接风宴,直接在附近的驿站中落脚,就连地方衙门安排的住所都没去。

高层的博弈,没有影响到士卒们的好心情,一个个兴高采烈的离开船仓,进入早已准备好的营地中暂住。

刚安排完军中事务,李牧就被舞阳侯邀请了过去。

鲁王和衍圣公确实难缠,但手握实权的外戚总督,同样不是好欺负的主。

吃了这么大的亏,肯定要找机会报复回去。

“侯爷,不知深夜召末将前来,所为何事?”

李牧明知故问道。

亲信不好当,现在就参与这种层次的碰撞,对他来说还是太早了一些。

两广提督的身份固然显赫,可他在朝中的资历太浅,地方上也尚未经营完成。

得罪了鲁王不要紧,双方距离足够远,藩王的手伸不过去,顶多收买几名御史弹劾。

反正武将就没有不被弹劾的,一般的御史弹劾,他都能顶得住。

真要是逼急了,大不了把矛盾公开化,然后刻意引导一舆论走向。

藩王插手军中事务,本身就是犯忌讳的事。永宁帝又是多疑的主,只要怀疑上了,就够鲁王受的。

可是衍圣公不一样。

不光有圣人嫡系后裔的名头,还负责孔子的主祭,对儒家经典拥有解读权,在士林中影响力非常大。

得罪了这家伙,固然要不了李牧的命。可是他的一句话,就能让人在士林中声名狼藉。

在封建王朝,名声是能吃人的。

只要有的选择,李牧都不会得罪衍圣公,最少不能明面上得罪。

“白天的事,你都看到了。

那两个老贼,居然敢要挟本督。

倘若不给他们点儿厉害尝尝,本督还有何颜面,在朝堂上混!”

舞阳侯杀气腾腾的说道。

看得出来,白天的事把他恶心坏了。勤王救驾的本质不在事件本身,北虏还没有能力攻克京师。

一路奔波过来,主要是为了向皇帝表忠心。

现在队伍被留在山东,这像什么话。

“请示朝廷”,相当于把矛盾向上转移。

很多事可以做,但是不能说出来。

有了今天这一出闹剧,无论永宁帝,还是朝中文武百官,都不可能提出放弃山东。

勤王大军留在山东,几乎成为了必然,朝廷大概率会要求他们从山东一路打过去。

只要有一份不错的战绩,各方都能交代过去,但隐患还是埋下了。

皇帝会不会猜忌舞阳侯,谁也无法保证。或许现在看太后的面子,不会表现出来,可未来就很难说了。

历史上无数显赫的外戚烟消云散,都是从猜忌开始的。

舞阳侯这么努力的奋斗,拼命往勋贵圈子里钻,就是想让家族一直显赫下去。

现在突然有人破坏他的计划,甭管是因为什么原因,那都是不死不休的敌人。

“侯爷,那两位突然来这么一出,主要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背后肯定有地方衙门的配合。

他们口口声声都是黎民百姓,明面上我们没法反驳,更不能进行报复。

有些些事情,我们不能干,不等于没人能干。

草原联军四处劫掠,最是贪婪无度。倘若有一支敌军,误入到……”

李牧硬着头皮回答道。

“借刀杀人”,这种传统技能,舞阳侯肯定是知道的。

通过他的口说出来,无非是政治表态。

毕竟,再好的方案,也需要有人去实施。

光把草原联军引过去不够,还要及时进行善后,确保局势不会失控。

具体要报复到哪一步,还要舞阳侯拿主意。

究竟只是让鲁王和衍圣公损失一些财货,还是捣鼓灭门惨案,造成的政治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真要是闹大了,朝廷追责下来。不光地方衙门要倒霉,他们这些援军,也要免不了被问责。

李牧这些武将还好,主要是舞阳侯这个主帅,需要承担来自朝中的政治压力。

“你说的不错,战场上局势千变万化,难免有意外发生。

作为朝廷命官,我们当为朝廷分忧。切不可让敌军打扰到圣人的安宁,省府重城同样不容有失。

倘若事不可为,一切当以保全自身为上。朝廷那边追责,自有本督一力承担!”

舞阳侯满意的说道。

不愧是的亲信,关键时刻就是靠得住。哪怕遇上鲁王、衍圣公这种大人物,也敢操刀子上。

“借刀杀人”,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倘若草原骑兵不配合,那就自己安排人去干。

稍有不慎,走漏风声,那可是要命的事情。

哪怕舞阳侯自己,同样非常忐忑。可是没有办法,在朝堂上混就必须足够狠。

按照之前的计划,勤王之战结束后,他身上的爵位,就会变成世袭军功爵。

为了计划顺利完成,最近这些日子,太后没少在皇帝面前念叨他们的好。

铺垫了这么多,鲁王和衍圣公的出现,直接让计划破产。

从山东这边打过去,舞阳侯率领的部队根本做不到。这就意味着他成为不了,最早抵达京师的援军。

玩过政治的都知道,最有价值的永远都是第一位。

皇帝趁机厚赏舞阳侯,那是名正言顺的千金埋骨,文武百官都不会反对。

错过这次机会,后面再想要军功封爵,以他目前的功劳,顶多也就一世袭伯爵。

想要成为世袭侯爵,除非他能够在剿灭叛军之后,再顺势平定辽东半岛。

“侯爷放心,此事末将会安排妥当的。

即便是发生意外,也不会和我们扯上关系。”

李牧当即保证道。

嘴上说安排妥当,内心深处他已经盘算着,让意外来的更大一些。

如果能够趁机除掉这两个祸害,那就更完美了。

反正现在他是小弟,出了事也有舞阳侯在前面顶着。

不看僧面看佛面,太后正在宫中养病。只要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他们参与其中,朝中百官不会死咬着舞阳侯不放。

现在正是用人之际,皇帝不会在此时处理战功赫赫的舅舅,朝廷问责下来,大概率是地方衙门背锅。

不算冤枉,这次事本身就是他们搞出来的。

敢强行留下勤王大军,自然要承担由此带来的反噬。

……

京师。

看着从山东送来的奏书,永宁帝的脸色一下子阴沉了下来。

原本以为两广援兵抵达后,能够从背后威胁敌军,逼迫草原联军撤出对京师的围困。

现在一切都成为了泡影,援军在山东地界就停了下来,等他们一路打过来,估摸着黄花菜都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