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复山河 >  第三百四十七章、暗流

“请!”

秦天瑞淡淡的说道。

对白毅峰的大名,他可是早有耳闻,不过都是恶名。

如果不是接下来的战斗,需要双方进行配合,他还真不想搭理。

转瞬的功夫,一名身着青色襕衫的书生,被亲兵带了过来。

“学生白文逸,拜见总兵大人!”

青年书生不卑不亢的行了一个拱手礼。

“你也姓白,白毅峰是你什么人?”

见青年气度不凡,秦天瑞随口询问道。

“正是家父。”

白文逸的话音落地,秦天瑞的好脸色一下子没了。

人屠的儿子,就算再有能力,大家也不是一路人。

“白毅峰派你过来,可是为了联合出兵收复安庆?”

秦天瑞冷漠的问道。

这次任务,主帅只要求他佯攻安庆。

可作为一名有志向的武将,他可不光想着完成任务。

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都知道,安庆在这次会战中的战略价值。

机会送到跟前,自然要尝试一下拿下安庆。

“正如大人所言,家父派我过来,就是为了商议联合出兵。”

白文逸当即回答道。

想要收复安庆大功的,不光是秦天瑞,同样也有白毅峰。

军纪差的军队多了,团军不受待见,主要还是缺乏战绩支撑。

如果能够在战场上大杀四方,乡绅们是不会在乎底层平民死活的。

偏偏团军战绩平平,祸害百姓却是一流,把许多人逼到了叛军一方。

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后,白毅峰也在改变。

一面加强对团军的训练,一面寻找立功的机会。

相比最初的时候,团军无论军纪,还是战斗力,都有不小的提升。

怎奈先入为主的成见,让大家对他们的改变视而不见。

毕竟,现在主战场的部队,多是李牧一手带出来的。

各部的军纪,都是当世一流。

纵使发生扰民事件,也会迅速处理,广受士绅百姓的好评。

团军一开始没有约束军纪,后面才想改变,内部的裙带关系成了整肃军纪的最大阻碍。

发生问题后,大家也会帮助掩盖。

哪怕白毅峰再三强调军纪,到了下面具体执行的时候,力度也会大减。

有了鲜明的对比,团军发生的改变,直接被官员和士绅们认为是他们惧怕新总督。

为了改变被动局面,团军上下急需一场大胜证明自己的价值。

“此事简单,大家一起行动,五天之后共伐安庆。

如果反贼派出援兵,我们就围点打援,挫其锋芒锐气。”

秦天瑞当即给出了作战方案。

在李牧麾下混久了,他早就习惯了高效率处理问题。

各部之间配合作战,也只是打个招呼,大家就会积极配合。

准备了一肚子的说辞,全部都没有用上。

对习惯了文官式拉扯的白文逸来说,这种坦诚的交流,着实有些不习惯,一时间居然愣在了原地。

“怎么,你们有问题么?”

见白文逸迟迟不开口,秦天瑞疑惑的问道。

他提出的作战方案,都是基于实际情况的。

五天之后,两军都能抵达安庆城下,大家联合攻城没有任何毛病。

如果叛军反应慢点儿,四万湖广团军加上他麾下的江西第一镇,完全有机会拿下安庆府。

选择联合作战,那是团军的人命不值钱,攻城的时候可以当炮灰用。

“没有!”

“只是总兵大人,联合作战兹事体大,我要先回去禀告父亲……”

不等白文逸说完,秦天瑞就翻起了白眼。

没有决策权,那还谈个屁,纯粹就是浪费时间。

战场上兵贵神速,这么磨蹭着做决策,不吃亏才怪。

“那你就快回去禀告吧!

能不能成,让你父亲尽快派人给个准话。

战机飞纵即逝,我们没有时间浪费。”

秦天瑞一脸嫌弃的说道。

原本准备的接风宴,现在都省了。

眼前的白文逸,着实让他看不到接待的价值。

或许此人有些能力,可行事作风,明显还是文官那一套。

把这样的作风带入军中,将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的发挥。

欺负一下叛军还凑合,遇上了强敌,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

傍晚,吴军大营。

“孤军深入的伪朝军队,兵力搞清楚了没有?”

武穆侯方羽轩关心的问道。

为了这次反击,吴国上下可是下了血本。

傅皓轩将最精锐的三万军队,全部调到了他麾下听命。

加上配合作战的其他部队,他手中的总兵力,足有十余万之多。

从纸面数据看,足以打一场大规模会战。

“禀侯爷,据探子传来的消息。

敌军这次出动的部队,分别是湖广团军和江西第一镇。

前者总兵力大约在四万上下,领兵的是人屠白毅峰。

后者是伪朝满编镇,兵力约一万二千人,主将是伪朝悍将秦天瑞。”

袁白枫当即回答道。

对比敌军来说,这次他们有足够的兵力优势。

何况还是在本土作战,地方上的部队,也能提供不小的帮助。

“伪朝真是胆大包天,这么点儿兵力,也敢孤军深入。

真以为我吴国没人了,简直是岂有此理!”

嘴上骂的欢,心里方羽轩却很是欢喜,仿佛战功正在向他挥手。

“侯爷,人屠那几万团军,战斗力同我军相差无几。

真正需要注意的还是江西第一镇,虽然是新编部队,可其总兵却不是一般人。

能够被李贼委以重任,其能力绝对不差。”

袁白枫委婉的提醒道。

作为谋士,他没少研究敌军的作战风格。

一般跟着李牧混过的将领,都会有几把刷子。

战斗力虽然不及本部兵马,对比其他官军,还是要强上不少。

“这是自然!

本侯在出征之前,陛下还亲自嘱咐过,要小心行事。

李牧和郑瑞涛都是伪朝名将,敌军这次孤军深入,搞不好是他们的阴谋。

甭管是不是敌军的阴谋,本侯都要将计就计,迅速吃掉深入的敌军。

传令下去,派人严密监视九江、南昌附近的官军,一旦发现异动立即来报。

同时联络安庆守军,让他们封闭城门,做好战斗准备,切勿让敌军有机可趁。”

方羽轩当即下令道。

不管是政治上,还是军事上,吴国都需要一场胜利。

如果敌军不分兵深入,他们还真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发起反击。

现在机会送上门来,甭管是否存在风险,他们都必须把握住。

……

自大战爆发,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杭州城依旧坚不可摧。

望着高耸的城墙,景国良露出了愁容。

平叛大战进行到现在,就差一座杭州城,他这位闽浙总督就名副其实了。

怎奈杭州府战略价值太高,叛军肯放弃其他地区,却不愿意丢掉浙江的政治经济中心。

在杭州附近部署重兵,同官军进行对抗。

通过一系列的战斗,拔除了附近的钉子,最后到了杭州城下却撞了一头的包。

“总督大人,不能继续强攻了。”

景逸风开口劝说道。

为了拿下杭州城,官军付出了近三千人的伤亡。

如果能够看到拿下杭州的希望,那么这些损失,也是可以接受的。

怎奈打的这么惨烈,城池依旧岿然不动。

在这期间,他们尝试了各种攻城战术,皆没有发挥作用。

看不到希望的付出,最是令人绝望。

“嗯!”

“杭州城确实不好打。”

“这样好了,我给你一镇兵马,再加上留守松江府的两万大军,直接挥师北上苏州府。

水师会配合你的战斗,务必要给敌军制造足够大的压力,让他们觉得南京不安全了!”

景国良缓缓说道。

原本计划的是拿下杭州府后,同松江府连成一片,再北伐苏州府和应天府。

现在局势发生变化,杭州府迟迟拿不下来,只能采取备用战术先取苏州府。

能不能迅速夺取苏州,他的心里同样没底。

不过在大战开始前,一众勋贵系大佬相互沟通过,无法一口吞下叛军,那就逐步蚕食叛军地盘。

大战爆发到现在,看似几路主战场都没有取得突破,实际上官军却陆续收复了二十多个县。

现在北伐也是如此,纵使拿不下苏州全境,收复部分州县也是胜利。

除了松江府那边要发力,他这边也准备蚕食临近杭州的徽州府、宁国府。

对官军来说,能否对这些地区有效占领不重要,只要不让他们继续为叛军提供钱粮即可。

积小胜为大胜的战略压制,拖的时间越长,叛军就会越吃力。

等叛军反应过来后,想不和他们决战都难。

“总督大人放心,末将定当不负众望。”

景逸风当即表态道。

论起带兵打仗,他的能力并不差。

当初跟着李牧在广西的时候,经常追着叛军打。

可惜现在不是纯武将的时代,将领不光要能打仗,还要学会自筹钱粮。

这方面的欠缺,让他在独当一面时,表现的非常乏力。

不过这年头,培养一名能打的将领不容易,景国良并没有放弃这位族弟。

乱世之中,能打就是最大的优点。

其他方面的短板,那是可以弥补的。

最近几年李家崛起的势头太猛,已经威胁到了他们在军中的地位。

哪怕大家是盟友,这样的局面,依旧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

让景逸风主持北伐,实际上就是在给他创造机会。

若是他能够高歌猛进,一路拿下南京,以景家在朝中的地位,战后封侯不是问题。

倘若做不到的话,那就只能和其他勋贵,一起共分收复南京的功劳。

最后有多少收获,还是要看各自的贡献。

勋贵集团内部,同样充满了竞争。

李家退出后,还有其他家族参与竞争,景家只是占了先手优势。

“嗯!”

“尽力便是,如果拿不下苏州府,也不要太过勉强。

现在这种时候,宁可不要胜利,也不能遭遇大败。

时间站在我们这边,熬也能熬死叛军。”

景国良语重心长的提醒道。

没有取得大胜,无非是封爵无望,跟进一步还是有希望的。

从李牧担任两广提督开始,这个封存的岗位,就重新被打开。

以景家的实力,加上景逸风自身的功绩,战后谋取一省提督,还是不难的。

倘若运气好,勋贵集团在后续的朝堂斗争中占据上风,未来还有机会奢望总督的位置。

这些核心岗位,能够给宗族带来的价值,并不比爵位低。

……

团军大营。

听了自家儿子带来来的消息,白毅峰的眉头一下子紧皱起来。

他麾下坐拥四万大军,还是皇帝亲点的团练大臣,怎么也该在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

秦天瑞身份特殊,出在兴国公府,不愿意低头可以理解。

再怎么身份高,涉及到两军合作,也该先咨询他的意见。

直接拿出作战方案,分明是不把他放在眼里。

“秦天瑞,真的这么说?”

白毅峰再次确认道。

官军之间的配合,一直都是难题。

对方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接下来的配合,必定发生问题。

要不要同秦天瑞合作,一下子成了棘手的难题。

“父亲,这种时期,孩儿岂敢说谎。”

白文逸当即回答道。

他带回来的消息,全是原文转述,没有添加任何多余讯息。

秦天瑞是兴国公府,最有可能获得爵位之人,他可不会轻易给自家招惹大敌。

“大哥,文逸的为人,你还不清楚么?

如果不是秦天瑞那厮狂妄自大,双方肯定会进行深入沟通。”

一名中年大汉开口说道。

相比陌生的秦天瑞,他明显更信任自家侄子。

“嗯!”

“文逸,不是为父不相信你,只是事情牵扯太大。

同江西军合作,一起攻伐安庆,这是镇远侯定下的。

我们团军的处境,本来就非常尴尬,倘若再拒绝执行总督的命令,后面的处境只会越发艰难。”

白毅峰随即解释道。

对这个儿子,他还是寄予厚望的。

如果不是自己得罪的人太多,他早就安排白文逸拜大儒为师,准备科举了。

“父亲孩儿醒的,这种事情,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只是秦总兵的态度,我们真要和他合作么?”

白文逸关心的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