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上旬,萧夏率领数百战船和三万水军抵达了东莱郡龙头湾。
来护儿和房玄龄前来接应晋王的到来。
龙头湾岸上搭建了数千顶大帐,海湾里停泊着无数船只,但都是战船,一千多艘货运船只一艘都没有。
“货船呢?”萧夏问道。
来护儿躬身道:“回禀殿下,三百艘大船给我们运补给去了蟹岛,另外八百艘去了漳水,给朝廷运送补给。”
萧夏又问道:“蟹岛就是我们的后勤基地?”
来护儿点点头,“正是,海岛面积约五千亩,地势平坦,是一座无人岛,对面就是高句丽都城派,距离陆地约五十里,什么都好,就是可惜岛上没有淡水。”
“既然对面就是高句丽都城平壤,那旁边应该就是大同江吧!”
“对!所以卑职又特地派了二十艘淡水船,专门在夜间负责取水,岛上找到了几个蓄水洞,专门用来积蓄淡水。”
萧夏又问道:“朝廷那边战备情况如何?”
来护儿看了一眼房玄龄,房玄龄连忙道:“启禀殿下,朝廷大军一共分成三批北上,其中第一批十万大军目前已经抵达辽东燕郡,我们的船只才会向辽东运送粮草物资,第二批二十万军目前在涿郡,第三批二十万大军要四月下旬才从洛阳出发,百万民夫据说也已经分批向辽东进发,具体情况卑职也不是很清楚。”
“船队什么时候回来?”萧夏又问来护儿道。
“回禀殿下,来回要二十天左右,加上卸货两天时间,估计还有七八天左右回来。”
萧夏点点头,“让士兵们好好休息,到五月初我们再发兵。”
洛阳,李渊带着长子李建成来到了独孤府,他明天将出发去太原,出任河东黜陟讨捕使。
这是李渊第二次去河东人质,李渊大业元年出任太原留守,大业四年时,他改任弘化郡刺史建庆州总管,去年秋天又调回洛阳,出任兵部侍郎,这才几个月,因为河东各地乱匪猖獗,相国虞世基便推荐李渊去河东讨贼,天子杨广在御驾亲征出发之前,批准了李渊的任命。
管家带着李渊父子来到贵客堂,稍作了片刻,独孤陀便来了。
独孤陀是李渊的小舅父,可以说李渊能一步步发家,后面是独孤家族在发力,没有独孤家族全力的支持,李渊不可能建立唐朝。
李渊起身行礼,“外甥明天要出发了,特来向舅父告辞!”
李建成也行礼,“参见舅公!”
独孤陀笑着摆摆手,“坐吧!不用客气。”
三人坐下,李渊问道:“这次天子御驾亲征高句丽,舅父怎么看?”
独孤陀淡淡笑道:“我能怎么看?这就像做生意,手中有一笔不小的本钱,如果能好好经营,确实能把生意最大,但最忌讳就是东一锤子,西一榔头,这边投一笔钱,那边投一笔钱,整天不消停,所有的生意都半途而废,最后本钱被挥霍光了,一件赚钱的买卖都没有做成,我们的天子就是这样,基于他之前的种种表现,我并不看好这次东征,他很可能会崩溃在后勤上。”
李建成不解问道:“天子强征了一百一十万民夫,难道后勤还不够?”
独孤陀笑了笑问李渊道:“你怎么看?”
李渊沉吟一下道:“不是人数多寡的问题,而是天子视民为草芥,凿运河,百姓死去一半,修长城,死亡者十之七八,这次强征民夫远赴辽东,路途遥远,劳役繁重,加上不体恤民力,我估计能活一半回来就已经是万幸了,如果前敌战事正紧,民夫又大量死亡或者逃亡,必然会严重影响到后勤供应。”
独孤陀点点头,“没错!问题就出在这里,民夫就像一辆大车,不好好保养车子,拼命载重,大车迟早会断轴断轮,没法再运输了。”
“但是,还有江南的货船可以运输粮草。”
独孤陀笑了起来,“江南货船只能运到辽东,一旦进入高句丽,都是重重叠叠的山区,大军要翻山越岭,货船也没法长翅膀飞过去,高句丽人不是傻子,他们正面作战不是隋军的对手,就不会硬拼,一定是以防御为主。
我听说高句丽人极擅长筑堡防御,开皇十七后,他们为防御隋军在险要处修建了大量的山堡,而隋军并没有相应的准备,所以我一点不看好这次东征。”
李渊沉默片刻问:“如果天子失败会有什么后果?”
独孤陀缓缓道:“会断送大隋的国运,就像一个人做生意失败,本钱丧失干净,债主就会从四面八方来了。
这时,管家在堂下道:“元家主马上要来了!”
李渊连忙起身告辞,独孤陀把李渊送出去,笑道:“临别之时送你八个字,积极剿匪,低调做人!”
“舅父教诲,外甥铭记于心!”
李渊告辞走了,独孤陀目送他马车远去,这时,元孝矩的马车也缓缓到来。
元孝矩走下马车,望着远去马车问道:“那是李渊的马车吗?”
独孤陀点点头,“他明天要去河东上任,特来向我辞别。”
元孝矩微微笑道:“李渊这颗棋子,独孤贤弟埋得很深啊!”
“进府去谈吧!这里不是说话之地。”
元孝矩点点头,两人走进府里,一直来到内堂坐下。
“杨勇那边情况怎么样?”独孤陀问道。
元孝矩摇摇头道:“杨勇有点糊涂了,一会儿说自己是皇帝,一会儿又说自己不是先帝的儿子,说自己是神仙安排他来到大隋,语无伦次,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独孤陀笑了笑道:“杨勇只是我们用来吸引杨广注意力罢了,替我们掩护李渊,倒是杨勇的几个儿子,兄长觉得有利用价值吗?”
元孝矩撇撇嘴道:“都是庸才,不堪大用!”
说到这,元孝矩又连忙道:“我来找贤弟是有一件大事,杨玄感可能要造反!”
独孤陀眼睛一亮,“当真?”
“是他的好友李密告诉我,杨素本来就有谋反之心,一直在囤积兵甲,现在杨玄感在加速准备,杨家的财产基本上都花在购置兵甲上了。”
独孤陀缓缓点头,“这是机会啊!一旦杨广征东兵败,时机就来了,我们先把李密安插进去,总之一定要把杨玄感的造反节奏掌握在我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