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优化教育模式,根据学生自身素质进行教育,经过校领导研究决定,先将所有班级拆分成三个小班,丙组和部分同学将单独成班,由我继续带班,重点夯实基础理论,其余同学按入学考核和近期学习表现以及个人资料,将分为两个班,分别由任应秋教授和刘渡舟教授担任班主任。”

“分班不是淘汰,而是让教学资源更精准,丙组同学不必有压力,咱们稳扎稳打,明年还有机会调整。”

“无论分在哪个班,你们未来都将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夫,治好国外治不好的疾病,写出让中医界认可的论文,丙组更要证明勤能补拙,这才是分班的意义!”

方药中的开场白,首先就是针对即将被分到丙组班级的安抚。

毕竟这个小组的人,某种程度上就是被人挑剩下的人。

方言倒是感觉有些可惜,主要是可惜方药中不是自己班主任了。

“现在念到名字的同学,进入我的班级。”

方药中,顿时开始念道:

“祁凝香,高易,刘体润,郭得友,李兴茂,代莎莎……”

先是丙组的所有人,然后夹带的还有一些班上的赤脚医生,都是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同学。

一共五十多个人。

原来丙组的同学情绪稳定,唯独那十几个被划分到丙组的同学,这会儿表情明显有些不对劲了,这几乎就是明摆着说他们的医术不行。

但是毕竟是学校的规定,他们现在也无可奈何,而且班上确实大部分的人比他们的医术要好,基础要扎实。

这点是无可辩驳的。

念完过后,方药中在黑板上写下“厚积薄发”四个字,对着众人说道:

“分到这个班的同学,不要气馁,接下来你们将会接受更加贴合你们情况的教学模式,我说过既然你们考进了这所大学,那么学校肯定不会放弃你们任何一个人。”

听到这话后,这些同学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不少。

接着方药中继续拿起另外一张名单,说道:

“接下来念到名字的同学,进入任应秋教授的班级。”

他顿了顿,念到:

“曾勇,张继周,向元超,苏林,蔡席文,林红英,钱博……”

最先念到的人就是方言他们寝室的三个,这可给杜衡还有严一帆听得心都提起来了,结果念完了向元超,没有念他们的名字,反而念起了其他人,两个人也有些面面相觑,直到又是五十多个人的名字念完,他们都没有在其中。

这下两个人兴奋了。

这也就是说剩下的人就是一个班的了。

而分到这个班的人感觉有些可惜的是,居然没有一个甲组的人。

也就是说上面考虑到的就是让成绩好的人在一个班。

这个班上的人方药中就没有安慰了,直接对着他们说道:

“接下来你们的班主任就是任应秋教授了,希望你们能够好好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医术。”

任应秋是学院派的代表,基本上是一辈子都在教书,他1936年在上海中国医学院读书,受教于丁仲英、谢利恒等名医。

1937年因抗日战争返回四川,自设诊所行医并执教中学。

40年代任《华西医药杂志》主编,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完成多部医学著作。

《任氏传染病学》《仲景脉法学案》《中国医学史略》等 37种专著,大约有 1300万字。

1950年任江津县医务工作者协会副主任,1952年任CQ市中医进修学校教务主任等职,1957年调至BJ中医学院任教,曾任中医系主任兼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社社长等职。

从事中医教育已经很多年了,名副其实的老教授。

他教学严谨,对中青年教师严格要求,亲自修改讲稿等,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受诲其门下者数以千计。

人脉资源相当的广。

并且,更加厉害的是,他对医经、经方、河间、易水、伤寒、温病和汇通等七大医学流派都有研究。

所以其实方言还蛮想去他班上的,结果学校让他去带其他人了。

“接下来念到名字的人,将会到刘渡舟教授的班级。”方药中这时候对着众人说道。

其实本来他可以不念的,但是仪式感在这里,必须念一下名字才行。

“方言,李正吉,萧承志,成宝贵,王志君,孟济民,雷莲,袁青山,范长亭……”

果然厉害的人被分到了一起,甲乙两个组的人都在一个班,并且还有些添头,就比如说是杜衡,严一帆。

这些人都会去刘渡舟教授的班级。

方言想起刘渡舟的情况。

刘渡舟教授,经方派顶尖大佬。

他原名叫刘荣先,老家是辽宁营口,1917年10月9日生人,虽然今年已经61岁了。

不过看起来和方药中差不多,中山装大背头,眼神很犀利,一点不像是六十多岁,反而像是五十出头的样子。

他幼年时因体弱多病,常接受中医治疗。

和孙思邈早年经历倒是很像,都是:“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这段经历使他对疾病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有深刻体会,加上受父亲影响,也促使他立志从医,钻研医学知识,以帮助更多的人解除病痛。

1933年,16岁的他拜当地名医王志远为师,3年后又在大连寿民药房跟随谢泗泉学习中医临床一年。

7年出师后在大连悬壶济世,擅用“经方”,医名大噪。

1938年,他在大连志远药房坐堂行医。

为了让他铭记行医的职业道德,努力救治患者,使患者从疾病的苦海中得以解脱,他的父亲正式给他取字为渡舟,后来这个就成了他的名字。

带着刘渡舟这个名字,他1945年到了北平,同年参加全国中医师特种考试,以优秀成绩通过。

1948年后,先后在华北国医学院执教,在BJ天坛华北人民医院等地临诊。

1950年考入卫生部举办的中医进修学校深造,毕业后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

1956年,他被请去为中医研究所的“西学中”班讲中医课,同年成为BJ中医学院最早的教师队伍中的一员。

嗯,没错,这位和老方是一个战壕的战友。

属于和方言是有同样目标的人。

而且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今年还成为首批中医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也就是说后面方言读研,这位也是副班主任之一。

方药中说完后,任应秋和刘渡舟教授都上台讲了几句。

然后几个人看到时间差不多了,于是宣布:

“下堂课,各班分开自习,重新选任班上班干部,并调整寝室位置。”

大家没想到这么快,今天晚上就要把事儿给全部搞定。

有些人一想到搬寝室,顿时就头疼起来。

当然也有早就受不了舍友的人,高兴的不得了。

刘渡舟这时候对着下面说道:

“小方,你带着我们班的人,下节课去主楼103教室。”

方言一怔,指了指自己,刘渡舟点点头:

“对,叫你呢,不然还有谁?”

方言哭笑不得,行吧,你是班主任,你爱咋喊都行。

他回应道:

“好!知道了刘教授。”

PS:月票又多了100,因为今天上推荐,按照规矩双双倍,所以欠大家4000字,更完这章,还欠大家55000字。

下午还有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