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这态度也让周仲平和陆修文暗自松一口气。
毕竟害怕方言记仇嘛,他们算是看明白了,方言但凡是要动手,绝对不会像是顾明远那种,搞些不痛不痒的挑衅。
他是直接下重手。
别看着顾明远刚才放了一顿狠话,除非他这会儿突然有了比方言牛逼的医学成果,然后也能来一个病人,治一个病人,要不然他刚才所有的行为,都是在虚张声势。
而根据这么久时间的相处,他们知道顾明远不是这样的人。
顾明远没有这个能力。
刚才他说的那些话,全部都是他为了维持自己最后的体面。
用大白话说就是“死鸭子嘴硬”。
之前顾明远对着方言找事儿,还把他们拉在一起,现在顾明远这小子被收拾了,他们都有些害怕方言往他们身上记账啊。
以前在报纸上对方言了解还不够深刻,后来通过其他渠道了解方言后,发现他远比自己想的好可怕。
背景之深厚,经历过的事情之多,完全就不是他们这个年龄的人能够有的。
人就是这么奇怪,面对有个自己努努力还可能追上的人,往往总是抱有很大的敌意。
但是遇到那种努力也追不上的人,并且差距还在不断不拉大的人。
这时候大家又会对这个人客气起来。
完全提不起要和他竞争的想法。
甚至想起之前那些行为,而感到后怕。
还好方言不是顾明远那种性格。
自己这边的人对着他一示好,方言马上就接茬了,一点都没端着。
这就是他们想要的结果啊。
“大夫,这里能看病吗?”这时候门口传来一个声音。
众人循声看去,发现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
“刚才医生出去了,可能还得等一会儿才回来。”方言对着门口的男人说到,现在他可没有在陈科冀的诊室里自己动手的想法。
见到方言没有接茬,杨景翔也心领神会,对着来人招呼道:
“您进来坐吧,他过一会儿人就回来了。”
他也没说让方言帮忙治病的事儿。
其他人也是人精,当然就没有人去提起这事儿了。
结果这时候男人却说道:
“大夫……你们能治吗?情况可能不太好。”
宋建中有些疑惑的看向男人:
“您这看起来挺正常的啊?是什么地方不舒服?”
男人解释道:
“不是我,是我爸。”
“您父亲?”杨景翔朝着门口看了一眼。
没看到人。
然后他目光重新落在了男人身上,如果是男人的父亲,那最少都是七八十的样子了。
男人点点头说道:
“对,就搁外边儿过道里呢。”
说着中年男人对着外边招呼一声,然后很快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就被轮椅推了进来。
“方哥,这……”杨景翔把目光投向方言。
现在这里唯一能够有资格治病,还不会让陈科冀生气的人,那就只有方言了。
第一,他本来就是协和的医生。
第二,陈科冀上次就主动提过让方言治病的事儿。
方言对一旁同样看着自己的周仲平和陆修文说道:
“陈主任在你们班主任那边,谁过去叫一声?”
“我!”陆修文第一个反应过来,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点点头,然后说道:
“那你去叫陈主任回来,我先帮忙确定下患者的情况。”
陆修文应了一声,然后就直接跑了出去。
方言转过头对着轮椅上的老爷子问道:
“老同志,您身体什么地方不舒服?”
老爷子声音沙哑对着方言说道:
“尿!”
“嗯?”方言一怔,他本来看老爷子的面相以为是肺上的问题。
结果这会儿他指着下半身说尿。
“还是我来说吧。”患者的儿子接过话茬说道。
他对着方言说道:
“我爸本身患有肺气肿,前段时间他突然之间身体发热,说自己感觉胸这块儿又胀又闷,像是有什东西堵住了似的,腹部这块儿也是一样的感觉,胀满的同时还有强烈的压迫感,还不能摸,一摸就喊疼。”
“现在大便已经一个星期没有解出,小便也完全出来,我们家里感觉情况十分危急,于是抬到了我们家附近医院的急诊室,让医生帮忙救治,当时那个医生诊断我爸为……”
他顿了顿,拿出兜里的检查单,指着上面:
“那这里,叫……老年前列腺肥大,尿潴留。”
方言点点头,这事儿之前军区大院的谢老就差不多。
他来到桌子边快速的写好了医案,然后说道:
“嗯,您继续。”
患者儿子说道:
“当时说必须插尿管导尿。”
“结果插进去后,我爸他感觉非常痛苦,而且插进去后疼的一点都尿不出来,最终只能把导尿管抽出来了。”
“这一来一回的折腾,小便仍然点滴都排不出来,我爸他难受的在病房里不断呻吟喊叫,难受得不得了。”
“而且这时候我爸他已经无法进食了,身体很虚弱,一般来说是需要输液的,但是但医院那边不敢给他输液,害怕这样会增加尿道的压力。”
“我们在那边急诊室待了两天后,啥也没治好,反倒是病情变得更加严重了,家里亲戚说干脆来看看中医,于是我们办理了出院手续,寻到这里来找中医帮忙看看,还有没有治疗办法。”
方言听到后,一边写医案,一边分析。
对于老年人来说,常常会出现下元一般指肾元亏虚的情况,这时候他体内阴血干枯、津液枯燥缺乏。
再加这位患者有肺气肿病史,上肺气向来虚弱,不能正常地行使治理调节水液代谢、气机运行等功能。
中医理论中讲究“精血同源”意思是精和血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精血两方面都亏虚,并且又伴有气虚的状况,导致体内气血运行不顺畅,所以就出现了大小便都不通畅的症状,往往病情都会发展得非常急迫。
治疗的话要养肺气,输津液,“下病上取”。
但是他这个情况很急,养肺气,输津液肯定是来不及了。
要解决的是他现在大小便都排不出来的问题才行。
“大夫,我好难受啊。”老爷子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听到他的话,看了一眼外边,然后说道:
“我马上给你检查,开药,你很快就会好了。”
“您张开嘴,给我看看舌头,手伸过来我把下脉。”
方言决定老陈这会儿要是不回不来,他就先接手了。
不可能自己能治,硬要等他回来。
毕竟已经接诊了,那就开弓没有回头箭了。
当然,他也相信陈科冀不会怪罪他的。
等到检查之后,方言发现患者脉象沉涩,舌质红绛少苔。
舌质红绛少苔,脉沉涩,提示阴液亏虚,虚火内生,脉涩为血行不畅,结合二便不通,属气机郁滞,肺气肿病史,上焦气机失司,肾司二便功能衰退。
综上所述,患者是阴虚火旺,气滞血瘀,肺肾两虚。
标实:是二便闭结为急症。
本虚:是肺肾阴虚兼气虚,为慢性基础病。
和刚才想的一样,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先通二便,以峻下热结配合滋阴润燥法解除闭阻。
后调根本,待二便通利后转益气养阴、补肺滋肾。
“大夫好了没?能开药了吗?”老爷子有些急切的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又看了一眼外边,然后点点头说道:
“好了,可以开药。”
接着方言就拿起处方单,开始垫上复习纸写了起来,为了解释自己开方思路,方言还把每一味药标注好的:
玄参30g(滋阴降火,启肾水上行)
麦冬24g(润肺生津,增水行舟)
生地黄24g(凉血养阴,润肠通便)
大黄9g(后下)(泻热通便,推陈致新)
芒硝6g(冲服)(软坚散结,助大黄攻下)
北沙参15g(补肺阴,益胃津)
玉竹12g(养阴润燥,兼护胃气)
桔梗9g(宣肺气,提壶揭盖)
桃仁12g(活血化瘀,润肠通便)
当归尾9g(活血通络,养血润燥)
火麻仁15g(润肠通便不伤正)
郁李仁12g(利水通便,导邪下行)
车前子15g(包煎)(通利小便,引热下行)
泽泻12g(利水渗湿,分消走泄)
生白术15g(健脾益气,防攻伐伤正)
甘草6g(调和诸药,缓急护胃)
并且还附上煎服方法:
大黄后下,煎煮15分钟后下大黄,芒硝冲服,药汁趁热冲化芒硝,增强软坚散结效果,首剂分3次服用,每次间隔2小时,根据排便情况调整。
这个还主要是写给药房那边的人看的。
目前老爷子这个状态肯定是没办法让人家回去的,方言又没办法安排住院,只好让他们在这里等着,待会儿看陈科冀怎么安排了。
写好之后,方言看向身后众人,问道:
“谁去帮忙捡药?顺便把药也煎了。”
“我去!我对这里还算熟。”杨景翔自告奋勇。
方言直接把药方递给了他。
然后方言接着拿出银针,对着患者老爷子说道:
“老爷子,麻烦您把衣服和裤腿撩起来,我给您下针。”
这话一出都不用老爷子动手了,他一旁的儿子女儿就帮忙给老头衣服和裤腿撩开了。
“方哥,要帮忙弄艾灸?”张延昌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说道:
“不用,我这只下针,不做艾灸。”
说完就开始在老爷子的关元,气海,还有两条腿上的三阴交下针。
用的都是程式三才针的平补平泻的手法。
一下针没多久,老爷子就对着众人说道:
“有感觉了!有感觉了!”
他儿子连忙问道:
“大的还是小的?”
“想尿,是小的。”老爷子回应到。
说完他马上说到:
“真感觉要出来了,快!快!推我去厕所!”
很快老爷子一家人就推着他去厕所了。
走之前患者家属还对着方言竖起个大拇指。
首都医科大学那边剩下的,还有一个周仲平和另外一个学生。
那个学生看到这一幕,赞叹到:
“厉害啊!”
“这药都还没吃,尿就已经来了!”
说完看向方言目露崇拜之色。
周仲平说道:
“人家不光是学生,还是协和中医科的主任。”
听到这里,前者连连点头:
“哦,对对……”
周仲平看到这会儿方言在看他,于是赶忙拱手:
“方言同学果然名不虚传,这么快就治好了。”
方言摇摇头说道:
“不是治好,只是先让他尿出来了。”
说完他拿着医案说道:
“这位患者的肺气向来虚弱,肺脏不能正常地行使“治理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这样一来,人体水道向下运行的过程就会受到阻碍,从而出现小便不通也就是我们中医叫癃闭的症状。”
“此外肺脏不能发挥“清肃清除异物、保持洁净”的功能,那么大肠就会失去肺所布散的津液的滋润,进而导致便秘。所以说患者的身体出现了气和津液两方面都受损的情况,最终造成了大小便都不通畅的状况。”
“患者肺气肿致肺失宣降,水道不通,针刺气海、关元可以激发下焦气化,如同打开壶盖促进水液下行,《难经》上面记载了:“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针灸大成》记载:关元主癃闭不通,小便赤涩,三阴交治小便不利,足痿不行,针刺三阴交可以调节下焦水液代谢,恢复三焦决渎之官的功能,刚才我针刺下去后,他有这个反应也很正常。”
说到这里,他又将刚才患者的反应补充到了医案上面。
这些说起来其实都是基本功,但是能够这么顺滑的用出来,就不是每个人都行了。
方言还记得之前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顾明远介绍周仲平,说他曾经自创升降散治愈过顽固性哮喘,而且还说了,他师父是前中药局局长,周仲平本人还精通炮制药材。
这人应该在肺病和药材使用方面有些独到建树。
方言对着他说道:
“其实这病让大家来治疗,也都是没问题的,之所以会搞得这么严重,主要是西医那边的操作有问题,加上他们家属没有能力判断,才导致他们家老爷子被插尿管,耽搁到了现在,其实,早点过来根本不用这么艰难。”
说到了,最后方言还先抬了所有人一手。
意思就是我这个手段很不是什么高明的手段,大家来上手同样都能搞定。
周仲平知道方言是在客气,他对着喝方言说道:
“方言同学您的药方我能给看看吗?”
方言推过药方:
“请便。”
看了下,周仲平说道:
“是增液承气汤合五苓散的化裁?”
“嗯。”方言点点头。
周仲平仔细看了看,然后开始分析起来:
“玄参、麦冬、生地三药合用,每味剂量较原方增加50%,这应该是针对老年阴亏重症修改的,大黄与芒硝比例为3:2,既保证通便力度,又避免过度伤津,桔梗配北沙参,这是……宣肺气以通水道,改善肺气肿所致气机壅滞!”
“桃仁加上当归尾形成活血润肠组合,改善肠道血运,火麻仁加上郁李仁则是增强肠道润滑,针对老年性肠燥。”
“另外这里生白术配甘草,在峻下剂中保护脾胃,防虚虚之戒,这个配伍这么短时间就想出来,有点厉害啊!”
周仲平来来回回看,这个方子都像是经过仔细思考精确计算后的成果。
完全不像是方言刚才那么快时间能够想出来的。
这可是个加减化裁过后的方子,不是原来的经方,只有周仲平这种对药材特别了解的人才知道,方言这个方子的含金量。
“嘘嘘什么?”他旁边的那个小子根本就没关注重点,反倒是问起了最后一句的“虚虚之戒”。
周仲平对着同行的同学说道:
“《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提到“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夭殃”,强调了不能让实证更实,虚证更虚,以免给患者带来灾祸。这理论在中医临床实践中被不断强调和遵循,其实也可以算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
“之前顾明远就是没有注意这项,当时方言同学说他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
这话说完,前者终于恍然大悟。
而周仲平则是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同学,你这个配伍是当场想出来的?”
“是。”方言点头。
这时候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很快陆修文就带着陈科冀回来了。
“诶?不是说有病人吗?病人呢?”陈科冀问道。
方言回应到:
“刚扎了针,这会儿去厕所去了。”
周仲平这好时候把刚才详细的医案递给了陈科冀。
“陈主任,这个是方言同学刚写的医案。”
陈科冀接过医案看了一眼,然后发现里面写的相当详细。
前因后果的都写好了。
看的他像是亲眼看到似的,对于方言这个解决方言,他连连点头。
就在这时候,门口传来声音。
“大夫,我爸终于尿出来了!”
众人回过头,患者已经被他儿女推着轮椅送回来了。
老爷子对着方言就乐呵呵的说道:
“谢谢大夫啊,我这瘪了好多天的尿总算是出来了!早知道我就早点过来找你们中医治病了,那边医院给我折腾的够呛,一点作用都没有……”
说罢他对着儿女说道:
“我就说我们华夏人还是应该用中医治病吧?”
他儿女也露出尴尬的笑容,然后跟着连连点头。
毕竟老头子是他们送到西医那边去插尿管的。
结果折腾够呛,还没用。
这时候老爷子对着方言说道:
“您再受累,帮我把肚子里的货也卸了吧!你说扎哪里,掀衣服还是撩裤子?”
方言看了一眼陈科冀,后者对着他点点头,示意他处理。
于是方言对着老爷子说道:
“那个你得等等,正在煎药。”
“哦……”老爷子恍然,这才想起刚才还有一副药呢。
方言这时候对着陈科冀问道:
“陈主任,要不您给办个入院?”
陈科冀一怔,旋即点点头:
“好!我开个条子,老同志你让家里人帮你去办理个入院。”
老爷子没有答应陈科冀,反倒是看向方言,他还是更相信三针让自己尿出来的小伙子。
方言对着老爷子说道:
“老同志,您这个病还需要调理,得住几天院。”
“哦,那好!”老爷子点点头,答应住院了。
方言又叮嘱道:
“另外住院的时候,不要吃羊肉,韭菜这些温热燥火的东西,吃点银耳百合之类东西煮的粥最好。”
“嗯嗯,好!”患者老爷子和他家属都答应下来。
接着陈科冀才开好了单子。
让他们去办住院手续去了。
方言也让张延昌去药房,告诉他们人已经办理入院了,顺道让他把杨景翔带回来。
等到人走了之后,陈科冀才对着方言说道:
“你开的这个方子在经典方剂基础上创新配伍,既遵循六腑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又兼顾老年患者正气虚弱的体质特点。通过滋阴润燥与峻下热结的精准平衡,实现“攻邪不伤正,润燥兼活血”的治疗目标,已经掌握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了。”
方言对着陈科冀说道:
“您夸奖了,这后续还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攻补比例,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接下来的治疗就都看陈主任的了。”
方言不可能在这里守着住院的老头子,所以都得交给陈科冀。
陈科冀点点头,将手里的医案本子递给方言:
“你把医案写完了,到时候我来安排后续治疗。”
“好。”方言接了过去,然后快速的将之前的细节全都写了上去。
陈科冀发现方言写的医案真是太详细了,但凡要是方言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学生,他都想叫身边当助手了。
可惜人家是协和中医科的主任,真要算起来自己都还差方言一筹。
那边中医科主任可是独苗苗。
而且还是卫生部,中侨办,协和三方的心头好。
和自己这完全没法比。
“对了,顾明远的事情办妥了?”方言对着陈科冀问道。
陈科冀说道:
“给他们老师说了,不过劝退可能有些困难……”
“这小子有点背景。”
“是嘛?”方言微微皱起眉头。
陈科冀说道:
“他爸是汪企张的学生。”
方言一怔,问道:
“汪企张?余云岫一起那个汪企张?”
“嗯。”陈科冀点点头。
方言听到这里,直接给整笑了。
好嘛,怪不得自己看他不爽,他看自己也不爽,原来还有更深层的东西呢。
余云岫是近代废止中医派的代表人物,除了他,还有一些同道中人,其中就有汪企张、庞京周、范守渊……
这个汪企张的历史同样很有说头。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晚点还有加更哟。